医疗内窥系统照明和成像技术
- 发布时间:2017-09-15 14:43
【概要描述】 海泰新光近年来在硬管内窥系统上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涉及LED光源、内窥镜管和摄像机适配器,致力于实现真正的高清成像。
医疗内窥系统照明和成像技术
【概要描述】 海泰新光近年来在硬管内窥系统上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涉及LED光源、内窥镜管和摄像机适配器,致力于实现真正的高清成像。
- 分类:技术聚焦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15 14:43
- 访问量:
海泰新光近年来在硬管内窥系统上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涉及LED光源、内窥镜管和摄像机适配器,致力于实现真正的高清成像。
√ LED光源集中体现超大功率LED散热技术、超高电流密度驱动及控制技术、照明二次光学设计技术优势
√ 内窥镜光学设计突破国内技术瓶颈,率先实现高清成像,完美匹配全高清摄像系统
√ 自主开发了内窥镜装配、调试、检测全套设备,保障产品高清成像效果稳定
国内内窥系统发展现状
医疗内窥系统(俗称“内窥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并可进行照相、活检或刷片,大大提高了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也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内窥系统主要包括内窥镜(内窥镜管)、光源系统和成像系统几大部分。
内窥镜的历史经历了从硬性光学内窥镜到光导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的过程。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1983年美国人首先发明了电子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内窥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通过装在内窥镜先端被称为微型摄像机的光电耦合元件CCD/CMOS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图像处理器“重建”高清晰度、色彩逼真的图像。
除部分对图像亮度及质量要求不高的低端应用能够使用造价低廉的一次性内窥镜外,多数内窥镜,尤其是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腔镜,因其复杂的光电子设计及制造工艺,在临床上需要经严格消毒后多次重复使用。因此,一方面提高其光学系统性能,实现高清图像;另一方面改进国内目前较为落后的封装工艺,使其能够耐受多次高温高压消毒,是提高内窥镜性能的关键。
尽管实现高清成像是业内公认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提高成像清晰度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考虑色彩还原性、图像稳定性和内镜的光学设计、照明光源的特性等因素,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目前尚无企业掌握基于LED的高清CCD/CMOS摄像技术。
目前国内内窥系统与国际上的技术差距主要集中在光源系统、高清内镜成像及其封装、高清CCD/CMOS摄像系统三个方面,具体包括:
ü 大功率LED的驱动及散热
√ LED照明二次光学设计
√ 超宽波段范围的高清内镜光学系统的设计
√ 内窥镜耐受高温高压消毒的封装工艺
√ 单片式CCD/CMOS实现彩色图像显示中高速电路处理的实现方法等
医疗内窥镜分类
√ 按发展及成像构造分类
1)硬管式内镜;2)光学纤维(软管式)内镜;3)电子内镜。
√ 按功能分类
1)用于消化道的内镜:硬管式食道镜、纤维食道镜、电子食道镜、超声电子食道镜、纤维胃镜、电子胃镜、超声电子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电子小肠镜、纤维结肠镜、电子结肠镜、纤维乙状结肠镜、直肠镜;
2)用于呼吸系统的内镜:硬管式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胸腔镜、纵隔镜;
3)用于腹膜腔的内镜:有硬管式、光学纤维式、电子手术式腹腔镜;
4)用于胆道的内镜:硬管式胆道镜、纤维胆道镜、电子胆道镜、子母式胆道镜;
5)用于泌尿系的内镜:膀胱镜(可分为检查用膀胱镜、输尿管插管用膀胱镜、手术用膀胱镜、示教用膀胱镜、摄影用膀胱镜、小儿膀胱镜和女性膀胱镜)、输尿管镜、肾镜;
6)用于妇科的内镜:阴道镜、宫腔镜;
7)用于血管的内镜:血管内腔镜;
8)用于关节的内镜:关节腔镜。